9月26-29日,第八屆光學青年科學家學術年會在山東青島成功舉辦。本次大會秉持創(chuàng)新賦能的理念,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、山東大學劉兆軍教授、北京大學王劍威教授和上海曦智科技有限公司沈亦晨博士4位光學界青年科學家,圍繞量子計算機工程、光參量振蕩器、光量子芯片物理與技術和集成光子技術等主題進行前沿分享,拓展了參會代表的學術視野,充分激發(fā)其創(chuàng)新思考活力。同時,聚焦學界關注,通過設置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、光場調控、微納光學、生物醫(yī)學光子學等11個專題,以及光電智能可穿戴特色專題,為不同領域的學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臺,讓更多創(chuàng)新成果得以廣泛傳播。
以獎項培育青年人才,是本次年會的另一大創(chuàng)新點。大會開幕式上隆重舉行的青年系列獎項——青云獎和青衿獎頒獎典禮成為全場焦點。青云獎是2025年全新設立的獎項,助力光學領域的青年才俊,成就學術夢想。經過層層評審,最終10位候選人榮膺桂冠。而與青云獎相得益彰的青衿獎,歷經3年沉淀,品牌影響力持續(xù)提升,本屆共吸引百余名學子報名,最終10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碩士研究生脫穎而出;評選線上答辯直播環(huán)節(jié)吸引了1.3萬名光學學者與愛好者在線觀看,熱度再創(chuàng)新高。頒獎典禮上,更出現(xiàn)了聚光燈下師徒同臺領獎的動人場面。青云獎和青衿獎緊密銜接,共同構建起從青年學子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長通道,這體現(xiàn)了中國激光雜志社在服務國家人才強國戰(zhàn)略中的積極作為,彰顯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賦能人才培養(yǎng)的強大能力。
此外,張貼報告和快閃報告也是青年學子展示自我的專屬“舞臺”。這里每一位參與者都有機會暢抒己見、結識同行,許多同學在這里完成了自己學術生涯的演講首秀。經專家評審,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6名學生報告人獲得優(yōu)秀快閃報告獎。來自南京大學等高校的8篇張貼報告脫穎而出,獲得優(yōu)秀張貼報告獎;3位同學在大眾投票環(huán)節(jié)勝出,獲得人氣張貼報告獎。
本次大會同期活動同樣盡顯開放。會議期間,中國激光雜志社第三屆青年編委會打破了傳統(tǒng)“圍桌坐談”的形式,以一場輕松愉快的BBQ開啟暢聊新模式;山東大學為與會學者敞開了實驗室和博物館的大門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這次中國光學跑團在海邊留下了奔跑足跡,志趣相投的光學人在海風中并肩奔跑,生動詮釋了“學術無邊界,運動亦科研”的開放理念。
有深度、更有溫度,有研究、更有產業(yè)。本次大會展商數(shù)量創(chuàng)新高,近50家公司集中展示了各家的“拳頭”產品,與參會代表面對面交流,答疑解惑,氛圍熱烈;琳瑯滿目的光電新型產品紛紛亮相,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成果隨處可見。
八方青年共聚,星光交匯成河。青島這片匯聚了歷史底蘊與現(xiàn)代科技的熱土,見證光的加速發(fā)展,也承載著青年人才創(chuàng)新的無限可能。第八屆光學青年科學家學術年會雖已落下帷幕,但它所點燃的創(chuàng)新火種、播下的友誼種子,已深深植根于每位光學青年的心中。而中國激光雜志社也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,繼續(xù)探索刊會融合的創(chuàng)新模式,期待與大家來年再會,共同見證光學青年書寫的新篇章!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